Clubhouse(ch)几乎是一夜爆火,窃以为多少与Elon Musk推荐有关。社交产品几乎已成定居的今天,ch是切中了什么用户痛点,能病毒式传播开来是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对象。
ch目前是邀请注册制,每个人可以邀请两人,那两人又可以分别邀请两人,以此类推。注册后,有一些话题和平台上用户的推荐,可以选择关注。平台会根据你的关注在应用首页展示相关的房间(room)。房间是这个app最大的特色,真正的信息交流发生的场所。房间里用户分成两波,一波是可以直接发言,这波人成为房间主持人(room moderators),另一波则需要举手得到房间主持人的批准才能发言。这非常类似大型会议现场,台上嘉宾,台下观众。主要是听嘉宾畅聊,但观众也可以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提问发言。ch另一个特点是交流介质是实时语音,纯直播,无记录,错过不可回看。所以房间主持人可以预告直播时间,你如果关注了此人,ta的预告会置顶你的应用首页。
就是这么一个产品,平平无奇。有人说像qq语音室,有人说像早期知乎,有名人或叫大v入驻,搞邀请制,逼格高,让草根用户与大v有了同台(准确讲是同房间不同台)聊天的满足感。或许都对,文字,语音和视频作为社交介质,都有其特点,不同人也各有偏好,没什么争论必要。邀请制也不是独此一家,能吸引到大v的却不多。
脸书,推特,微博像无界广场,虽有大v,但任何人都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加节制发言,只要不被夹。微信朋友圈像客厅,面向熟人发言,有所节制但受众有限。ch找了个中间地带,有限制的广场,虽然名字叫room。每个人都可以创建房间,房间可面向所有人也可以准入制,这把受众范围一下子推向了全平台的用户。房间里主持人控制下的台上台下又限制了一定的发言自由,同时直播式的语音交流带来的面向一群人发言的仪式感,两者结合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现在主流社交平台无处不在的放肆言论。
社交媒介更新换代太快,人类却没能适应这么快。把本不属于一个圈层的芸芸众生推到一个平台,还是异步文字交流,结果更多的是牛头不对马嘴接着升级到仇恨敌视,而不是我们所希冀的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既然步子太大扯到了,那么退一步,牺牲点时空的便捷性(定时定点直播),来一场更直接,有限制,还有点仪式感的交流,是不是值得探索下实验下?
所以,ch与其说切中了用户痛点,不如说切中了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