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十年

二月听到学友新歌 张学友的新单曲又十年,旋律简单,歌词动人。恰好今年也是来美十年,人生前18年在家乡,7年裤子大,简单一算,西雅图已经是故乡外呆的最久的地方。 这几年随着小红书转码热门话题,十年前,我也算是半个转码。 但当时没有leetcode,没有bootcamp,也没有社交热度。只是作为相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在学校就学了很多计算机相关课程,任何课题也都离不开代码。能动手实现并且立马看到成效比偏理论的通信更吸引我,于是毕业前就顺利成章的锁定专门找计算机行业工作。 年纪渐渐增长才发觉自己是被时间追着跑,一眨眼又是一个十年,连想停下来喘口气都是奢侈的。 一生有几个理想能够扛得住岁月 还不如好好地过越来越少的明天 一眨眼 又是一个十年 那些瓜葛纠结 在某一天突然迎刃而解

December 1, 2023 · 1 min · 11 words

吾心安处

于2023/06去看即将搬入的新家有感 旭日起山巅,夕阳落湖边。 闹市取幽径,转角见屋檐。

November 1, 2023 · 1 min · 3 words

夏日绝句

于2021年7月18日别谷歌奔赴新征程有感而作 序 微软五年,谷歌两载,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山河壮阔,星辰辽远,纵跬步咫尺,又是好风景。 银鞍白马微风软,飒沓流星谷中歌。 风鹏正举九万里,食苹鹿鸣下山河。

July 20, 2021 · 1 min · 6 words

除夕

此一年波谲云诡,世事多艰,终于今宵。纵困苦艰难,江河依旧辽阔。新年至,昂首向前,爆竹声中,品人间烟火。 庚子弥年多诡谲,今岁今日终今宵。 寒随一夜冬雪去,暖入春风催竹梢。 稚齿犹恋除夕夜,三更欲等雄鸡叫。 家别万里相思浓,一柱清香扫尘嚣。

February 11, 2021 · 1 min · 5 words

俱乐部会所火了

Clubhouse(ch)几乎是一夜爆火,窃以为多少与Elon Musk推荐有关。社交产品几乎已成定居的今天,ch是切中了什么用户痛点,能病毒式传播开来是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对象。 ch目前是邀请注册制,每个人可以邀请两人,那两人又可以分别邀请两人,以此类推。注册后,有一些话题和平台上用户的推荐,可以选择关注。平台会根据你的关注在应用首页展示相关的房间(room)。房间是这个app最大的特色,真正的信息交流发生的场所。房间里用户分成两波,一波是可以直接发言,这波人成为房间主持人(room moderators),另一波则需要举手得到房间主持人的批准才能发言。这非常类似大型会议现场,台上嘉宾,台下观众。主要是听嘉宾畅聊,但观众也可以举手示意得到允许后提问发言。ch另一个特点是交流介质是实时语音,纯直播,无记录,错过不可回看。所以房间主持人可以预告直播时间,你如果关注了此人,ta的预告会置顶你的应用首页。 就是这么一个产品,平平无奇。有人说像qq语音室,有人说像早期知乎,有名人或叫大v入驻,搞邀请制,逼格高,让草根用户与大v有了同台(准确讲是同房间不同台)聊天的满足感。或许都对,文字,语音和视频作为社交介质,都有其特点,不同人也各有偏好,没什么争论必要。邀请制也不是独此一家,能吸引到大v的却不多。 脸书,推特,微博像无界广场,虽有大v,但任何人都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加节制发言,只要不被夹。微信朋友圈像客厅,面向熟人发言,有所节制但受众有限。ch找了个中间地带,有限制的广场,虽然名字叫room。每个人都可以创建房间,房间可面向所有人也可以准入制,这把受众范围一下子推向了全平台的用户。房间里主持人控制下的台上台下又限制了一定的发言自由,同时直播式的语音交流带来的面向一群人发言的仪式感,两者结合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了现在主流社交平台无处不在的放肆言论。 社交媒介更新换代太快,人类却没能适应这么快。把本不属于一个圈层的芸芸众生推到一个平台,还是异步文字交流,结果更多的是牛头不对马嘴接着升级到仇恨敌视,而不是我们所希冀的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既然步子太大扯到了,那么退一步,牺牲点时空的便捷性(定时定点直播),来一场更直接,有限制,还有点仪式感的交流,是不是值得探索下实验下? 所以,ch与其说切中了用户痛点,不如说切中了时代脉搏。

February 4, 2021 · 1 min · 8 words